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记者日前从西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获悉,党的十八大以来,西藏交通运输部门坚持将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思想融入到交通运输工作各领域、全过程,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推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,在保畅通、优服务、提效能、强治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良好成效。
——突出建养并重,保通保畅能力持续提升。西藏在加快提升公路网的覆盖广度和通达深度的同时,通过持续实施提质改造、完善应急体系和推行科学养护,不断提升路网的畅通水平和安全保障能力。近年来,全区已建立公路交通应急队伍和应急指挥平台,建成2座国家级和28座自治区级公路交通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,应对突发灾害和抢险保通能力大幅提升。目前,西藏公路的设养率达100%,公路养护逐步实现机械化、专业化、集约化,国省干线处服务设施,长期为过往车辆和司乘人员提供爱心服务和无私救助。以青藏公路“天下第一道班”、山南曲松养护段“女子道班”等为代表的1万多名公路养护职工冬战风雪、夏战洪涝,拼搏奉献,保障高原公路网畅通,人民群众出行和物资运输安全。
——突出强基补短,农村公路发展能力持续提升。西藏交通立足实际、聚焦民生需求,从“五个维度”出发深入推进“四好农村路”建设,即建设上有速度,加快提升路网通畅能力;管理上有力度,加快提升综合治理能力;养护上有尺度,加快提升安全保障能力;运营上有温度,加快提升运输服务能力;融合上有深度,加快提升产业带动发展能力。10年来,全区累计安排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805个,新改建农村公路里程5.87万公里,全区7个地市的所有县区均实施“路长制”,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取得新进展,农村客运“一县一公司”模式全面推广,农村物流和客货邮融合发展加快推进,8个县(区)开通19条交邮融合线路,深入挖掘农村路衍经济潜能,加快提升产业带动发展能力。
——突出利企惠民,运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。截至目前,全区共有道路客货运输企业730家,等级以上客运站77家,客货运输车辆5.75万台,机动车维修企业3219家,全区道路运输吸纳从业人员达14.47万人。共有10家网约车企业落户西藏,巡游出租汽车和网络预约出租车服务业态持续深度融合。全区七地市均实行了60岁以上老年人坐公交车免费政策。道路运输高频事项实现了“跨省通办”,高效开办道路货运企业“一件事”系统上线运行。全区高等级公路开放货运车辆通行,助力物流成本持续下降。国内各大快递企业陆续落地西藏,偏远山村的农牧民群众也享受到了快递送到家门口的便利。
——突出深化改革,行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。进一步深化机构改革,公路交通建管养运治理体系不断完善。修订完善《西藏自治区道路运输条例》《西藏自治区公路条例》等重点法规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纵深推进,行政执法监督、执法裁量权基准等“四梁八柱”基础制度总体建立。公路建设项目招投标纳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并实现电子招投标。理顺了国有资产管理体制,区交通运输厅监管的国有企业改革划转工作全面完成。农村公路事权下放加快推进,明确了自治区、地市、县区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权责清单。平安交通建设深入开展,市场秩序和营商环境持续好转。
——突出数字赋能,智慧支撑能力持续提升。高起点开启“数字交通”建设,目前已建立智慧服务“一平台”、数据资源“一中心”、决策支持“一大脑”、信息通信“一张网”、地理信息“一套图”的“五个一”数字交通总体架构;建成涵盖公路“建、管、养、运、服”五大板块的数字交通综合信息平台,实现业务流程统一管理及自治区、地市、县区三级协同管理;建设完成西藏交通运输行业数据中心,目前已汇集16个信息系统、7.2亿多条数据;“两客一危”及重点货运车辆实现全天候动态监管,“信用交通·西藏”网站启动运行,七个地市实现与全国329个地级以上城市交通“一卡通”互联互通。
——突出生态优先,绿色发展能力持续提升。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始终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西藏交通运输部门在规划、设计、建设、养护和运营管理全过程深入贯彻绿色、低碳、可持续发展理念。大力推行节能减排新技术、新材料、新工艺,以最强手段减少对生态环境影响。持续调整优化运输结构,加快老旧运营车辆更新,倡导公交优先发展。持续推动交通运输用能低碳转型发展。截至2023年年底,全区新能源公交车和出租汽车(含网约车)占比分别达到87.41%和23.14%,计划到2025年年底,占比分别达到100%、35%。Kaiyun 开云官网入口Kaiyun 开云官网入口